地 址:山西朔州山阴县国民政府财政部原址868号 电 话:056-99363262 网址:a2v4.top10ninhbinh.com 邮 箱:953948984@868.com
2、6樓天街充滿著異國情調,也可以各種打卡拍照,這裏橫屋、斜屋、倒屋可以拍出很多創意照片
《新少年報》社舊址。《新少年報》社舊址位於上海市黃浦區自忠路355號。1946年2月16日,中共上海學生運動委員會社會青年區委創辦《新少年報》。1947年後,改由中共上海教師運動委員會領導。《新少年報》出版至第99期之後,引起國民黨當局的注意。在黨的指示下,《新少年報》社址很快撤離此地。之後仍堅持編輯出滿100期,並完成了出版和寄發工作。56.
綺雲閣——上海解放時南京路上第一麵紅旗升起處。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635號永安百貨公司頂樓。1949年5月25日,蘇州河以南上海市區獲得解放。為迎接解放軍的到來和歡慶上海解放,永安公司的地下黨員趕製了一麵色彩鮮豔的紅旗,並冒著生命危險登上公司大樓最高處,將紅旗插上綺雲閣,這是上海解放時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麵紅旗。57.上海孫中山故居。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香山路7號(原莫利哀路29號)。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長期為革命四處奔波,卻一直沒有自己固定的住所。1918年,為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,4名華僑集資在上海為他買下這所宅院。1918年6月至1924年11月間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寓居於此。1918至1919年,孫中山在此完成重要著作《孫文學說》和《實業計劃》。1920年11月,在此會見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。1922年8月,在此孫中山會見李大釗、林伯渠及蘇俄特使越飛的代表馬林。
58.外灘曆史紀念館。黃浦公園位於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一路500號。黃浦公園地處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的西南麵,紀念設施主要有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、“浦江潮”大型紀念雕像和外灘曆史紀念館。外灘曆史紀念館建於1995年5月,同年9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。紀念館內以珍貴的曆史照片為主,輔以具有代表性的檔案文獻、實物,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,通過數碼相框、投影、觸摸屏、電子書等集中展示了外灘百年滄桑變化。外灘曆史紀念館於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59.
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舊址。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舊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嘉善路140弄(原甘世東路興順東裏)15號。1941年1月,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。為了擊退國民黨發動的這次反共浪潮,中共中央軍委決定重建新四軍。1941年3月,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(簡稱新辦)在甘世東路興順東裏成立。1942年底,新辦完成了曆史使命,加之環境日益險惡,黨組織決定撤銷該機構。開放時間:8:00-17:00
地址:蘇州昆山市千燈鎮尚書路交通:地鐵11號線花橋站轉253路
25錦溪古鎮錦溪被稱為“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”,古鎮內遍布明清特色的建築,這裏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,沒有濃重的商業氣息,但擁有別樣的溫婉與柔情。